一、存在問題:
1、設計成果的質量普遍低下:
1.1設計人員自身素質不高,設計成果質量低下;
1.2設計單位的自身審查(包括校對、審核、審定、會簽)流于形式,嚴重者根本就沒有自審(有的是專業設計人員不足,有的是不重視自審,有的是設計時間不夠);
1.3社會的急功近利思想對設計人員的影響,造成追求數量,忽視質量。
2、設計過程中,我方相關部門與設計單位溝通不夠,造成設計成果與公司要求相差很大:
2.1設計條件不全:如工藝設計滯后,造成設計成果與生產要求不符;沒有向設計單位下達《設計任務書》,僅僅是電話或口頭通知,造成理解的偏差;
2.2設計過程中,缺乏有效的溝通與檢查,只關心出圖時間;
2.3過分追求建設時間,沒有給設計單位合理的設計周期。
3、組織設計的部門(基建本部、規劃建筑設計院)對設計成果缺乏有效的初審。
二、對策:
1、充實審圖中心力量,集中行業優秀人員,對設計文件進行嚴格審查;
2、制定公司通用的《基建設計技術措施》,規范組織設計部門《設計任務書》的要求內容,使公司的一般性要求達到規范化;
3、建立有效的檢查、評價制度和辦法,對設計成果的好壞,對組織設計部門在設計組織、初審方面,進行經常的檢查和評價,并將評價結果與設計付費、對設計單位的處罰、對組織設計部門的績效考核進行掛鉤;
4、制定各專業設計文件審查流程、審查技術要點,規范審圖人員的行為和審圖要點,使設計文件質量處于受控狀態;
5、建立和有效執行《審圖中心激勵與考核制度》,提高審圖人員責任心,對審圖質量進行有效的獎勵和處罰管理。
三、具體措施:
1、對設計圖紙各專業的系統進行合理性、經濟性審查:
1.1對建筑專業:根據使用需求,進行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審查,校核人流、物流交通的有效性,減少不必要的公共面積和樓梯、電梯數量;對各功能面積進行審核,能有效提高單位面積的利用率;審查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定性、防火分區劃分是否合適,以減少由于定性、分區不當,造成各專業消防費用的增加;
1.2對結構專業:依照地質勘探資料,對設計的基礎形式進行審查和優化,使基礎設計在滿足建筑物對基礎的各項要求的前提下,做到經濟性好、施工方便等;對建筑物的上部結構進行審查和優化,在滿足建筑物規范要求的前提下,做到經濟性好、施工方便等;
1.3.對總圖布置:根據使用需求和相關規范,對園區的總體布置進行審查,在保證人流、物流交通的有效、合理,及集團對園區布局的總體要求下,減少不必要的用地;根據使用需求和相關規范,對園區輔助建筑、公共站房的布置進行審查,調整、減少或合并部分建筑,以節省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;
1.4、對公用專業(包括強電、弱電、給排水、通風、空調、采暖、氣體、環保等)的各系統進行合理性審查:公用專業的系統設計是否合理,是影響本專業基建造價的最重要因素。因此對設計圖紙進行這方面的有效審查,是節省基建成本最直接的措施。在審查的同時,再提出優化方案,不僅能起到節省建設成本、或建設時間的目的,還可以做到減少今后的運行維護成本。
2、對各專業的設計圖紙進行是否符合集團通用性做法、標準化要求的審查:集團的通用性做法和標準化要求,不僅是公司文化的體現,由于用量大,也是節省建設成本、運行維護成本的重要措施。
3、對各專業的設計圖紙中的“大宗”用材等進行審查:對大宗用材,審查設計選用是否符合集團大宗采購要求,以節省采購成本和今后的運行維護成本。